首页 栏目首页 > 农业 > 正文

东华理工大学:创新驱动 勇攀高峰 观热点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东华理工大学一直和中国核工业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建校67年来,始终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以国家核事业为引领、创新驱动、多元协同,为国家核事业发展、核工业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相关资料图)

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核工业人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东华理工大学依托国家国防紧缺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项目,全力开展一流核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2006年,东华理工在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基础上率先增设3个国控紧缺核专业,经过2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为我国核工业系统培养了大批急需专业人才,其中近50%的毕业生扎根于核工业西南、西北等地区的艰苦单位,并为部队联合培养国防生161名,为海军、火箭军等部队输送了特需核专业人才。

创新引领,持续开展基于内涵式发展的核专业综合改革与新工科建设。学校主持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国家国防紧缺专业项目等20余项,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国家一流课程、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获国家和省教学成果奖6项,在全省同类专业综合评价排名领先;建成了《工业CT虚拟仿真教学》和《核辐射测量原理》2门国家一流课程,《原子核物理》和《核电子学与仪器》等11门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视频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为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提供了优质共享资源。

构建了专业—课程群—课程“三位一体”联动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协同,把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和核工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融入核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为我国核燃料循环企业培养了一批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紧缺核专业人才,为国防和核工业输送了特需核专业人才。学校获中核集团“核工业突出贡献”称号,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获批核资源领域国家科普教育基地,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毕业生中有荣获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核集团技术能手等称号的优秀代表,以及161名奋战在海军、火箭军和马兰基地的优秀官兵。

坚持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产出导向、产学研协同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与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单位产学研合作,建成了28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与中国核学会等组织开展协同育人,拓展了核特色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与科技竞赛,获首届全国“核+X”创意大赛一等奖(全国仅2项)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建成一流教学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高水平教学团队等荣誉,培养出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全国创新创业先进工作者、江西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等优秀代表。

坚持创新发展 助力提升中国核工业核心竞争力

经过20余年的实践探索,东华理工在开展一流核专业建设中取得了诸多创新与突破。

学校创建核特色专业“专业—课程群—课程”三位一体联动的课程思政模式,将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学融合起来。创造性地把核科学技术创新探知过程和中国核科技工业自力更生、爱国奉献、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艰难历程融入核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不同阶段的专业教育引导课,构建核学科基础、核技术、核工程和实践教学四大课程群思政模块,强化了课程群思政教研,提炼思政元素,开发思政案例,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教学;创新性地把专业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与核工程教育文化建设融合起来,在核学会的指导下,每学年举办核安全活动月、核技术技能和核知识竞赛等特色活动,培育了核特色工程教育文化,激励一代又一代学生强核报国、爱国奉献。

构建了新时代核特色专业军民融合培养特需人才的新模式。学校秉承核军工文化,发扬核工业精神,培养符合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海军国防生和以“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院士命名的“钱七虎班”拔尖核专业人才,开展国防特色学科建设、国防科研项目研究、系列核军工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创新国防核科技军民融合核专业人才培养,引领地方行业院校军民融合,促进国防核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

多元协同创新,科技转化促进实践教学平台和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根据国防核事业、核工业建设对人才规划要求,东华理工大学加强与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中国核学会等组织的交流与协作,及时跟踪核科学前沿、进展和发展态势,开展核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核专业实践教学、科技创新训练和核科普平台及课题或项目;建成了“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核工业地质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实践教育基地、“核资源与环境”国家科普基地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秦山核电基地等校企合作实践就业基地,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开发了“工业CT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项目6项;建成了先进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仿真实验教学等平台,助力提升“中国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刘义保 赵锋)

(责编:郝孟佳、孙竞)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